咨询热线
轻钢厂房的安装是将钢构件、围护系统等有序组合的系统性工程,需兼顾结构精度、连接强度与施工安全。以下从多个环节详解安装要点,确保厂房稳固耐用。
一、前期准备:奠定安装基础
1. 图纸会审与技术交底
安装前需组织设计、施工、监理三方会审图纸,重点核对构件尺寸(如柱距、跨度、檩条间距)、连接节点(螺栓型号、焊接要求)及与基础的匹配性。技术交底需明确施工流程(如吊装顺序、焊接工艺参数)、质量标准(如垂直度偏差≤1/1000 柱高)及应急措施,确保施工人员理解技术要点。
2. 材料进场检验
钢结构构件:核查钢材材质证明(Q355B 或 Q235B 为主)、防腐涂层检测报告(镀锌层厚度≥85μm 或喷漆干膜厚度≥60μm),检查构件是否有变形、裂缝(用直尺靠测,弯曲度≤L/1000,L 为构件长度)、螺栓孔位偏差(≤1mm)。
围护材料:彩钢板需检查厚度(屋面≥0.4mm,墙面≥0.3mm)、涂层完整性(无划痕、鼓包),保温棉需确认容重(≥12kg/m³)及防潮层密封性。
辅材:高强螺栓(8.8 级或 10.9 级)需带材质证书,密封胶需为耐候型(适应 - 30℃~70℃环境)。
3. 基础验收与场地清理
基础需符合设计要求:预埋件(锚栓)位置偏差≤5mm,顶面标高偏差≤3mm,平面平整度用 2 米靠尺检查≤5mm。若基础存在蜂窝、麻面,需提前修补并养护至强度达标(C30 混凝土抗压强度≥30MPa)。
清理场地障碍物(如石块、积水),划分吊装区、构件堆放区(远离高压线≥5 米),压实场地土壤(承载力≥100kPa),防止吊装设备下陷。
二、钢结构安装:确保结构稳定
1. 构件吊装:精准就位
吊装顺序:遵循 “先柱后梁、先主后次” 原则,先安装钢柱(校正固定后),再吊装屋面梁、墙面梁,最后安装檩条、支撑系统,避免因顺序错乱导致结构失稳。
吊点与临时固定:钢柱吊点设在柱顶 1/3 处(用专用吊具),梁类构件吊点需经计算(如简支梁吊点距两端 1/4 跨度),防止吊装变形;构件就位后立即用临时支撑(如缆风绳、斜撑)固定,钢柱垂直度偏差≤H/1000(H 为柱高)时方可松钩。
高空对接:梁与柱连接时,用临时螺栓(数量≥总螺栓数的 1/3)固定,调整间隙≤1mm 后穿入高强螺栓,禁止强行敲打构件对位。
2. 连接节点:保障强度
螺栓连接:高强螺栓需按 “初拧→终拧” 顺序施工(初拧扭矩为终拧的 50%),终拧后外露丝扣 2-3 扣,严禁用普通螺栓替代;螺栓孔若错位(≤3mm),可扩孔(最大不超过原孔径 1.2 倍),严禁气割扩孔。
焊接连接:梁柱节点等受力部位采用坡口焊,焊条型号匹配钢材(如 Q355 钢用 E50 型焊条),焊缝高度≥较薄构件厚度,无气孔、夹渣(用探伤仪检测一级焊缝);焊后 24 小时内做外观检查,补焊处需打磨光滑。
檩条固定:檩条与主次梁连接用自攻螺钉(直径≥5mm)或螺栓,每处不少于 2 个固定点,间距≤300mm,确保檩条平直(挠度≤L/200)。
三、围护系统安装:防水与密封是关键
1. 屋面系统安装
彩钢板铺设:按 “逆主导风向” 铺设(如南风地区从北向南),搭接长度:横向≥150mm,纵向≥200mm,搭接处用密封胶(宽度≥10mm)密封,并用自攻螺钉(带防水垫圈)固定(间距≤300mm)。
屋面坡度与排水:单坡长度>15m 时坡度≥5%,设置天沟(宽度≥300mm)和落水管(间距≤18m),天沟与屋面交接处用泛水板密封(上翻高度≥150mm),避免积水渗漏。
采光带安装:与彩钢板搭接处预留 50mm 间隙,用专用密封胶条密封,固定螺钉间距≤200mm,防止风荷载下松动。
2. 墙面系统安装
墙板固定:从墙角开始铺设,竖缝搭接≥100mm,水平缝搭接≥50mm,螺钉固定在檩条上(间距≤400mm),板与板之间用拉铆钉(间距≤300mm)连接,确保平整(垂直度偏差≤5mm/2m)。
门窗洞口处理:门框、窗框与墙板间隙用聚氨酯发泡填充,外侧覆盖收边条(与墙面平齐),打胶密封(胶缝宽 8-10mm),防止雨水渗入。
保温层铺设:玻璃棉或岩棉需连续铺设(对接处无间隙),用保温钉固定(每平方米≥5 个),外侧覆盖防潮层(搭接≥100mm),避免受潮影响保温效果。
四、安全与精度控制:贯穿施工全程
1. 施工安全防护
高空作业:2m 以上作业需搭设脚手架(立杆间距≤1.5m)或使用高空作业车,作业人员系双钩安全带(挂钩挂在牢固节点),构件吊装时下方严禁站人,设置警戒区(半径≥吊装半径 1.2 倍)。
临时支撑:未形成稳定结构前,所有构件需设临时支撑(如钢柱间距>6m 时设水平支撑),支撑强度需经计算,防止失稳坍塌。
电气安全:焊接设备接地电阻≤4Ω,电缆绝缘层完好,雨天停止露天焊接,潮湿环境作业穿绝缘鞋。
2. 精度控制要点
整体垂直度:用全站仪检测厂房主体垂直度,偏差≤H/1000 且≤25mm;屋面坡度用水平仪测量,误差≤±5% 设计值。
构件间距:柱距偏差≤±10mm,檩条间距偏差≤±5mm,确保后续围护系统安装贴合。
密封性能:雨后检查屋面、墙面有无渗漏,重点检查搭接缝、螺钉处,发现渗水立即补胶。
五、收尾与验收:保障使用质量
1. 细节处理
防腐补涂:安装中磨损的防腐涂层(如螺栓孔周边、焊接处)需清理后补涂,干膜厚度与原涂层一致(镀锌层破损处先涂底漆再喷面漆)。
清洁与标识:清除构件表面浮锈、污渍,在钢柱、梁上标注编号、规格,便于后期维护;屋面、墙面清理杂物,确保排水通畅。
2. 分阶段验收
隐蔽工程验收:基础与柱连接、螺栓紧固、保温层铺设等隐蔽部位,需经监理确认合格后方可隐蔽。
竣工验收:检查结构承载力(如静载试验)、屋面防水(24 小时闭水试验)、门窗密封性(压力测试),提交竣工资料(含材料证明、检测报告、隐蔽验收记录)。
轻钢厂房安装的核心是 “精准对接、稳固连接、严密封闭”,每个环节需严格遵循规范,同时结合现场实际调整细节(如大风天气暂停吊装、低温环境调整焊接参数)。只有把控好从材料到验收的全流程,才能确保厂房满足设计使用年限(通常 50 年),适应生产需求。